技术与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在不久前举行的科交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展区的鞋类设计作品、快速成形快速模具技术吸引了众多眼球。作为温州高校中的新起之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除高职人才培养颇具特色之外,在技术服务方面又有什么举措呢?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笔者走访了位于市区杨府山边的工贸学院。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承
“高校开展技术创新,不仅是承担社会义务的体现,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两者相辅相承。”工贸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王处长是这样说的。秉承立足市场、产学结合办学理念的工贸学院,其专业设置带有明确温州特色,如鞋类设计与工艺、视光与配镜技术等等。以鞋类设计与工艺为例,从浙江省第一个设置的鞋类专业到国家精品专业,该专业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得金奖、银奖,人才培养质量被业内认可。王处长指出,鞋类专业建设涉及众多因素,鞋类技术创新工作为该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石。2003年,工贸学院的《鞋类行业新技术等级标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并在行业内使用。今年,工贸学院又投资建设数字化鞋类重点实验室,在开展三维鞋类数字化技术开展应用研究的同时,面向社会企业提供鞋类新产品设计开发、舒适度研究、计算机辅助造型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开发、咨询等项目,并与中国奥康集团合作进行鞋类数字化技术合作,共同推进鞋类数字化人才培养,推进温州制鞋产业的优化升级,以高科技和信息化引领温州制鞋的潮流,进入数码制鞋的新时代。
构建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平台
高校的技术创新工作要真正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合作是不二选择。温州是轻工业生产基地。但由于大多数企业源于手工家庭作坊,行业内除个别龙头企业拥有较强技术力量外,普遍存在技术底子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档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眼镜为例,由于目前眼镜制造业中存在技术、宏观管理等方面因素,使眼镜质量难以达到消费者的高要求。温州眼镜9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150多个国家。但是,一些国家对温州进口眼镜进行变相的额度限制、反倾销调查等事例说明,温州眼镜业界要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的一席之地,必须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全力打造国际品牌。2003年10月,工贸学院与眼镜商会及多家企业达成协议,共同创建眼镜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整合学院现有科技力量,充分发挥教育为产业服务的宗旨,解决温州眼镜行业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温州市眼镜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眼镜行业的高新化、国际化、现代化建设。
继眼镜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立之后,工贸学院又相继与印刷行业协会、金融设备协会签订了协议,筹建印刷行业技术研究中心、金融设备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快速成形快速模具技术服务中心等,为行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使学院与行业的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携手大院名校 共筑研发中心
引进大院名校的科技力量,是工贸学院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的捷径。此次科交会上,工贸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先进制造业研究所签订了共建轻工产品舒适度研究中心的协议。该中心围绕温州经济支柱的轻工产品开展研究,从鞋类、眼镜等产品的舒适度研究开始,并逐步涵盖到整个轻工行业。轻工产品舒适度方面的研究,将对温州市部分轻工产品,如鞋、眼镜、皮带等的设计和制造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设计和制造符合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人种,甚至单个消费者的人体特性的产品,并由此极大地提高部分轻工产业的增加值。因此,轻工产品舒适度的科学应用研究工作将帮助温州部分轻工产业顺利进行企业升级,产生巨大应用价值。
据悉,工贸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数控加工技术服务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就在笔者走访之日,又一批价值约400万的数控设备到位工贸学院。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该中心联合华中科大在全国高校中的数控技术优势与工贸学院的地域优势为温州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温州地区乃至浙江省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的主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