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3月27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汪焰教授率人工智能、国际商贸核心团队赴温州市交通局、水利局开展专题调研座谈。双方围绕低空经济布局、智慧水利建设等展开深入交流,共探政校合作新路径,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张振丰同志在全市高质量建设民航强市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
聚焦低空经济:赋能交通产业新赛道
在温州市交通局,双方围绕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县域布局、未来规划以及校企合作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通局罗以兵委员介绍,温州市正积极抢抓空域改革试点机遇,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空域航路航线规划,致力于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空铁海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各县域也在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力求形成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低空经济专班的吴想副处长指出,目前温州各县域正围绕着低空做差异化布局,鹿城落地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浙南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瑞安依托传统汽摩配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文成重点布局eVTOL+文旅;苍南引入峰飞航空等企业重点布局山海联动,瓯海引入上云航空开展低空制作。

副校长汪焰教授详细介绍了我校人工智能团队、国际商贸团队的技术优势与研究成果,并重点结合温州市低空经济规划提出了技术适配方案。他指出,团队具备在无人机应用、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愿意为温州市低空经济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可协同交通局开展三项合作:
技术研发:开发县域低空经济布局优化模型,如模型推演,大数据路径优化等助力空域资源高效配置;
政策出台:选派教师,参与低空经济专班任务,共同起草管理办法。
场景落地:针对海岛物流、山区应急等需求,联合测试无人机智能组网技术;定向培养“AI+交通”复合型人才,优先苍南等试点县域推动合作项目落地。
深耕智慧水利:无人机技术破解行业痛点
在温州市水利局调研中,水利局夏志昌处长介绍了温州“两江一网”水利工程分布现状,并指出当前水利巡检依赖人工、山区监测盲区多、数据响应滞后等难题,就无人机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提出了智能识别、智能预报、智能助手三点应用方向。水利局总工林统提出了利用无人机+专家系统支撑的方案以解决目前水利系统短板。

副校长汪焰教授表示,无人机技术具备高效、精准、安全等优势,配上人工智能的优势可以在水利监测、防汛抢险、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双方还就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技术方案:利用AI无人机集群实现河道全流域动态巡查,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自动检测堤坝渗漏、非法采砂等隐患;
数据平台:共建水利数字孪生系统,整合无人机遥感数据与水文气象信息,提升防汛预警精准度;
难点攻关:针对复杂地形下无人机续航与通信瓶颈,联合研发轻量化机载AI芯片与边缘计算模块。
校地携手: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副校长长汪焰教授强调,此次对接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扎根地方、服务产业”战略的重要实践。未来,学校将依托无人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学科优势,为温州低空经济与智慧水利注入三大动能:
科技赋能:以技术定制化开发破解行业“卡脖子”问题。
生态共建:联合政府、企业构建低空经济与智慧水利创新联合体。
智库支撑:为温州编制低空经济产业白皮书、水利智能化升级路图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校地联动,既深化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也为温州打造全国低空经济标杆城市、构建智慧水利样板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