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贸学院民俗文化调研队结束了此次充实而又艰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我们以走进手工业,挖掘温州文化为主题,为了不让这里璀璨的文化瑰宝在日渐浮躁的今天所湮没,让生我\育我的瓯越大地绵延着深沉而悠远的文化底蕴。我们穿街走巷,搜寻民间艺术,探访民间艺人,并因此搜到了瓯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三块代表性强,艺术含量高的“碧玉”,以便让更多的人对瓯越文化熟知和喜爱。
“绣”画结合
距今有着一千年历史的瓯绣,起于唐代,是五大名绣之一,有着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如今在‘鼓楼’,‘严日顺’等地方的瓯绣,较为突出,其特点是构图精巧,色彩明快,针法严谨,民间风味浓厚,欣赏价值颇高。今天,瓯绣研究所负责人张国民先生,向前来调查的我院部分学生党员作了介绍,他谈到瓯绣的发展史、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传统与现代等方面的情况。我们从中了解了瓯绣的一些简单情况。瓯绣是产生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的。绣画结合,以绣带画,是瓯绣的最大特点。其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如有佛缘、仕女、走兽、花鸟、山水书法等,美仑美奂,令人称赞不绝。其作品《群鹰翔集图》在1981年被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选定去美国展览,图中的五只鹰分别象征着工、农、兵、学、商,充分展现了群雄汇集,振兴中华的生机勃勃的面貌。瓯绣图屏《锦羽迎春》还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并在2001年的西博会上参展,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云集的情况下,荣获全国金奖。美工设计师张国民先生本人也受到很高的评价。
“雕”之艺术
黄杨木雕创始自乐清,早期的艺人从事花板、门框、窗架、家具等等,但也有的是雕刻龙档上的戏曲人物,这为黄杨木雕以后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乐清象阳镇政府人员的安排下,先参观了“民间工艺发展长廊”,那里拥有一些象阳的工艺品,他们详细讲解了它们发展史,使我们了解到所从事这门行业的艰辛历程。然后我们跟着一位郑方杨的徒弟来到了后横村——郑方杨的家,他是一位“温州市十佳青年民间艺术家”、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员……在他家里,随处可见黄杨树和木雕。我们一路走过来,一路发出惊叹:“好厉害的技法呀!”其质地坚韧、强度适中、纹理细密、色泽光润,为它精雕细缕提供了前提。其中以后横村为代表生产的黄杨木雕、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黄杨木雕汲取镂雕、拼雕、劈雕的手法,构思巧妙,刀法流畅,形象栩栩如生。石雕以四板桥村为龙头,其产品以镶嵌、拼雕大件的作品而具特色,讲究因材施艺,精雕细镂,产品形象逼真,层次多样。
来自民间的温州黄杨木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着创新之路。正是这些新老艺术家们的可贵探索,为这门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感觉。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我们也只有了解到黄杨木雕,但我相信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象阳的其他工艺品也日趋成熟,并将形成乐清人人称羡一道风景线。
“刻”纸之最
细纹刻纸是象阳的民间艺术,是由“龙船花”直接演变而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像如今的陈余华先生系陈朝芬之子,从艺40年,其创作作品刀法工整细腻,细如发丝,又活泼流畅。建国后,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图案内容有花鸟、人物等,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在全国各种展览中连续获大奖,并有五幅细纹刻纸精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如《九狮图》、《红楼梦十二金钗》等,作品被行家誉为“中华一绝”和“剪纸之最”。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象阳勤劳智慧的民间工艺匠师们,继往开来,全心全意,各展所长,所作出的奉献。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象阳镇的领导,能把民间工艺作为一个产业,一种文化财富,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紧抓不放,所分不开的。在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低压电器工业异常发达的乐清,象阳镇的领导,有如此远见卓识和胆魄,这确是十分难得的。因为我们面对的21世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时代。
对于这些民俗工艺,我们又作一些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总共121份,有效问卷113份,占总数的93.39%。据统计30岁以上,能了解瓯绣的约占32.74%,了解黄杨木雕的约占9.73%;在30岁以下的,能了解瓯绣的约占31.86%,了解黄杨木雕的约占21.24%。
由此看来令人痛心的是,与如此绝伦的精美工艺成鲜明对比的是,温州市民对它们的知之甚少和漠不关心。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这次活动更具意义,眼前的横幅已被行人写满名字,身后的照片也被路人欣赏着。我们自豪——因为我们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宏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忠心的希望我们能引发更多的人对瓯越大地特殊民俗文化的喜爱,共同为了挺起温州文化底蕴的脊梁而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