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开始的大学扩招首届本科毕业生即将毕业,加大了今年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然而,从江浙等地部分职业院校传来的却是利好消息---
对于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子而言,就业蛋糕大小基本未变,但分蛋糕的人却翻了番。几年前开始的大学扩招首届本科毕业生将于今年毕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而高职生和大专生由于"高不成低不就",更是难上添难。近年来,高职毕业生人数呈剧增趋势,北京市高职生2002年只有8444人,今年将增长到13647人,到2004年将超过两万人;广东省高职类学生今年也将超过7万人。
一、高职生成了"香饽饽"
高职生就业本来更为艰难,但是从江浙等地部分职业院校传来的却是利好消息: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江苏省职业院校2003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出现了大量招聘高职毕业生的火爆场面,提供了电子、纺织、汽车、装潢、旅游等行业1万多个就业岗位。江苏红豆集团、新科电子集团、海澜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民营、合资企业均来招聘毕业生。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3届998名毕业生有1300多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近日,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台资企业天旗运动品有限公司一口气要了36名毕业生,此前一直要本科毕业生的宁波宝新不锈钢一改初衷,招了14名宁波职院学生,台资敏孚企业连续几年要走几十名毕业生,五星级南苑饭店到学院面试,当场招去16名毕业生。在某些普通专科每年一次性就业率只有约50%的形势下,这些高职学生为何有如此高的就业率呢?
二、为企业"量身订做"毕业生
企业招聘几乎都有一个条件:有相关经验者优先。这几乎是大部分学生的弱项。为克服这个弱项,宁波职院提出,毕业生就业要达到"零距离、零适应期",即学生要跟社会零距离,到企业上岗是零适应期。也就是说,学校为企业"量身订做"毕业生。具体做法是:校企联手,将教学实践环节延伸到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办学效益,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就业优势。
敏孚企业是宁波开发区的一家台商独资企业,主要为我国各大汽车公司生产配套部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该企业共同创办"敏孚机械系",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企业投资建造敏孚教学楼和实习工厂,投入各种设备70多套。学生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到敏孚企业实习,企业给每6名学生配备一位指导教师。为了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敏孚机械系,企业每年还拿出10万元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
按照这种模式,宁波职院目前已同联通公司、南苑饭店、天旗运动品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校企联手使宁波职院的学生能够了解、接触企业,接触市场上最先进的设施设备,能够充分感受企业文化,从而在将来的就业中具备"零适应期"的素质。
学生不仅了解企业,而且更要具有创业精神。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多个产教结合的专业公司,作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基地与自主创业基地,先后开创了"江苏超市有限公司"、"梦之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个创业园,组建了"精工装饰装潢有限责任公司",并在校园内开设了"当代商人"市场,建立了餐饮旅馆、银行、书店等设施,让学生在"模拟社会"的环境中实习。该校毕业生深受新科电子、红豆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欢迎。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精神,2002年9月,宁波职院在校园内创建创业园区,至今已有5个学生项目入驻园区。一些创业的学生"老板"纷纷表示:"创业让我置身社会之中了解社会,与社会零距离,而不是在象牙塔上观望社会。"
三、"双证生"多一份自信
根据劳动保障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经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认定,职业学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为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这将意味着,越来越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取得学历文凭证书,还可以取得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这对于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近在各地举办的许多招聘会都表明,具有学历证和职业资格等级证的"双证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抓"对象。
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鉴定是宁波职院极其注重的内容,除了常规进行的英语等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外,学院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工程设计中心、省自考办、旅游局、外经贸局等多家职业资格证书权威机构合作,开展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自考助学工作。并把它们纳入选修课计划,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至今,宁波职院已有1700余名学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他们就业时多一份自信,多一份选择。
四、高职生就业空间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就全国范围而言,人才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个怪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大批的高职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大量高职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待岗。
事实上,企业对高职生的需求很大,因为企业人才梯队是由不同学历、年龄互相搭配而成。如制造行业,研究生、本科生从事电路设计等技术开发工作,中专、技校学生担当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管理工作如设备维修、参数调整、车间管理等则是高职生的天地。据上海市经委预测,未来3年全市年均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约1.8万名,大部分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艺设计、机械加工、电器设备、光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记者从上汽集团、华虹NEC 等单位了解到,他们对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很大,像上汽集团今年就需要至少250名高职毕业生。
一位已经与红豆集团签约的毕业生告诉记者,高职生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学历高,但也有优势,那就是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实际职业操作技能,来到企业就能上岗,企业当然欢迎。只要高职院校和高职生求真务实,号准企业用人需求的脉,让双方的需求对接,高职生的就业空间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