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超200万人考研 专家:“考研热”难短期降温

作者:北京晚报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7日 13:58  浏览:

15日起,各高校开始陆续公布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莘莘学子不敢懈怠,开始投入复试准备工作,向“硕士帽”发起最后的冲刺准备。

与往年相比,去年底开考的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可谓意义非凡。一方面,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全国统考;另一方面,考研报考人数达到“史上最高”的201万,首次突破200万人,比2016年的177万报考人数增长13.6%。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考研升温的背后是怎样的现实?

考生说

就业压力、深造和拿文凭是考研主因

近一段时间,大四学生龙奕臻的心情有些忐忑。眼看着其他高校先后发布考研初试成绩,她的考研目标学校却还没有一丝动静。对她来说,这是比考研复习更煎熬的时光。

“我考研就是为了去北京,在更大的平台找一份好工作。”龙奕臻说,自己原本没打算考研,改变来自一次实习经历。

大二时,龙奕臻去一家省级媒体实习,她发现身边很多实习生都是“211”、“985”学校出身,“以自己这个普通的二本学历,要留下来工作几乎不可能,实习带我的老师也建议我考研镀一下金”。当时心里只是有初步打算,而当她偶然听到学长学姐吐槽找工作“遍地本科生”、收入很低时,她便坚定了考研的决定。

与龙奕臻不同,南梁在大三上学期就决定要考研,并且着手复习。在他看来,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是太单薄,想多几年光阴充实自己。他对记者强调,自己考研“是想多读几年书,而不是多上几年学。”南梁的爸爸支持他考研,认为文凭高一些不是坏事,而他妈妈却不同意。去年,看到儿子仍没打算找工作,妈妈曾抱怨:“如果能找到好工作就不要考研了,考研出来还不是得找工作吗?”每当听到这番话,南梁都会想尽办法搪塞妈妈。据南梁统计,他所在的班级共有45个人,考研的人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

而已经在中学工作了三年的小艾,一共有过三次“上战场”的经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选择报考了河南省内某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前两年,小艾报考的则是全日制研究生。做出改变是有原因的——在小艾看来,她的最终目标是拿到硕士学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实际工作中的待遇差别也不是太大,而且还能边工作边学习,两头不耽误。当然,小艾也坦言,自己考研究生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文凭,“我不安于现状,考研也是督促自己变得更好的一个过程,可以多学习知识,多认识一些人,接触到新的东西。”

以上考生的考研心理,并不是个例。2016年12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谈及考研原因时,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而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选择考研的人占到31%;此外,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选择考研。

机构说

培训人数增近一倍,考研“马太效应”明显

早上8点,京通快速路旁,珠江绿洲小区内的某考研培训机构,五六名工作人员已经到岗,开始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事实上,每一年的9月、10月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前的两三个月,各家培训机构便会忙着张罗下一年的考研培训招生宣传。“现在新年刚过,每天打电话和网络咨询的学生很多,也有不少学生来到现场考察,目前有上百个学生正式报名了。”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是这家考研培训机构开办业务的第11年。谈到“考研热”现象对培训市场的影响,该培训机构负责人罗老师很有感触,“别的机构我不知道,但在我这里,最近三年的报班人数一直是上涨态势。”从罗老师提供的数据来看,2014年,该培训机构一共有800多人报班参加培训;2015年,有1400多人接受培训;而在2016年,报班人数已接近3000人。也就是说,在“考研热”持续的大背景下,去年这家培训机构的报班人数比前年增长了近一倍。

考研报考人数的激增,催化着考研培训市场的火爆。而据了解,在该考研培训机构,每一年前来报班参加培训的学生,以本科为二本、三本学校的居多。当然,也有一些一本学校的学生,“报考的目标学校,几乎都比本科所在学校更好。”

除了报班人数增多,罗老师同时发现,在考研地域、学校和专业的具体选择上,“考研大军”表现出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

从报考地区来说,报考一线城市高校的人数最多。越是经济文化发达、优质高校资源聚集的地区,越受到考生的青睐;从报考的目标学校来看,“211”、“985”院校一直都是考生竞逐的主要对象,报考非名牌大学的学生人数相对很少;而从报考的具体专业来说,一些"211"、"985"院校的经管、理工、医学类专业是热门,相比之下,历史、哲学等专业偏于冷清。

之所以会有考研的“马太效应”,罗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跟社会发展的现实有关,也与考生个体的功利性认知有关。换位思考一下,谁不想来一次‘自我救赎’,趁着考研换一个更好的平台,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呢?”

专家说

“考研热”难短期降温,高校改革需提速

仅仅一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24万,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考研升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多重因素综合推动了“考研热”。2016年12月底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次将在职研究生纳入了统考,推动了考研人数的上涨。这是原因之一。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学生都把考研当做了避风港,以延缓就业压力;此外,长期以来,社会上不少企事业单位都有着浓厚的“学历情结”,如果没有一纸研究生文凭,很多学生连报名竞争某一个岗位的资格都没有。多重因素叠加,共同促成了“考研热”。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凌昊莹看来,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不可忽视——高校扩招的传导作用。1999年本科教育扩招后,2003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开始扩招,经过多年的教育发展,每一年高校的在校学生基数庞大,带动了研究生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大幅上涨。既然被录取的机会比以前更大了,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去考研。

熊丙奇认为,眼下高烧不退的“考研热”,说到底,是一个不健康的状态。因为,很多考生是带着非常强烈的功利色彩去考研。对此,凌昊莹则有不一样的看法。她认为,“考研大军”中也不乏理性的认知。比如,有些学生本科阶段并不是就读的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考研换一个志趣所在的专业未尝不可。同时,从现实点儿的角度来说,在国内读研相比国外留学,经济成本也是比较低的。两三年的读研时间,学生“可以实现以时间换空间。读完研参加工作时,可供选择的空间要比本科大得多。”

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不论是熊丙奇还是凌昊莹,都认为“考研热”现象很难在短期内降温。

那么,面对“考研热”,高校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做出哪些改变?对此,熊丙奇建议,目前的“考研热”,对教育部门和高校来说,肩上的压力其实更大了,应该抓紧时间推进相关改革。尤其是要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建立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为了引导考生对考研养成理性的认知和抉择,也要进一步扭转我国社会,特别是公务员招考、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和人才评价过程中的“唯学历论”现象。

凌昊莹则提出,很多学生之所以考研,只是按照现实逻辑做出的被动反应,单纯说学生太功利,似乎也算不上是客观的态度。改变“考研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感觉现在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普遍认为考研已经过热了,但社会上的一些门槛却伫立着。学生找工作有压力,反过来又倒逼着高校引导学生去考研和扩张招生规模……”因此,她建议,不管是高校、政策导向,还是社会企事业单位等,都应该真正有所行动。而具体到考生个人来说,在尊重个人兴趣和选择的基础上,一旦确定要考研,就要努力做到学历和能力相匹配,而不仅仅是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身份。

责任编辑:hdn 最后编辑:2017年02月17日 13:58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