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荣: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书记、院长、教授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是浙江省首批全国优秀高职院,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示范高职院。学院现占地600多亩,在校生规模近7000多人,专任教师284人。学院拥有温州冶金集团、温州冶金房开公司等非教育产业(经济实体),实现了学院教育资源与非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形成了校企一体、产学一体、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超过96%,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通过率达92%,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2007年,学院两名学生被评为浙江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学院荣获“首届全国高职院就业星级示范校”就业工作进步奖。
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香港科技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硕士。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长达28年,曾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获授人民教师奖章等荣誉,现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2002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调查中心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温州民营经济起步虽然较早,但是民营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及技术革新能力较低,持续发展正遭遇严重的瓶颈。以眼镜行业为例,虽然温州居中国四大眼镜产销基地之首,同时也是世界眼镜产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但是,温州眼镜行业的产品档次较低,且没形成自己的品牌,只能进入国际低档眼镜市场。为此,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市眼镜商会在2003年10月联合创办了温州市眼镜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从创建第一个科技服务中心至今,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科技创新服务为载体,依托温州发达的制造产业,近年来投入约4000万元,相继与国内外大院名校或当地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了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温州市轻工产品舒适度研究中心、温州印刷行业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等18个科技创新中心,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各种市场中介组织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向荣认为,地方高校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除能促进高校自身的科研和教学建设外,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加经济便利的技术创新服务,同时也必然会促进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
卢行芳博士是温州市重点实验室温州市轻工产品舒适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几年来,通过与香港科技大学先进制造研究所合作一直从事鞋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生产上,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制鞋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和水平。
从事摩托车生产的中国·立峰集团的技术人员说,由于快速成形技术精度高、成功率大,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项目合作获得一次性试制成功,比用常规方法开发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并大大降低了新产品模具的开发风险和成本。
何向荣阐释:产学研结合要彰显高校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主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思想与氛围。积极立足于地方产业,多为其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就必须注重“造血”而不是“输血”,更不是“放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承担40多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10多项企业委托课题,获取2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部分项目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生产力或进行试生产,较好地实现了高校为地方服务的诺言。
周小燕是2002级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学习掌握传统鞋类设计制作技能外,还通过在数字化鞋类重点实验室的学习,鞋类设计技能日臻娴熟,其鞋类设计作品已多次获奖。2004年在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鞋类设计大赛中成为唯一获得金奖的学生选手。
周小燕的成功例子在学院并不鲜见。该院创办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不仅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更重要的是为科研、教学、学生技能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从学生毕业设计、实训计划、课程设置到师资建设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骨干直接为学生上课指导,学生则可以不定期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等,极大地丰富了学院产学研合作内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几年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各具特色的技术服务形式,成为专业建设与行业联结的纽带,使该院在产业服务过程中能够探索技术应用的前沿问题,抢先创建新专业和改造老专业,形成品牌专业。目前,鞋类设计与工艺已被评为国家精品专业,《皮鞋结构设计》、《皮鞋生产工艺》等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两年,该院学生在参加国家及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共获得了30余项、大奖。
何向荣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创新服务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中心创办到机制理顺,从产生效益到整合发展,在立足市场、校企一体化办学思路指导下,持续发展者必然是兼具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