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工贸学院院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摄影 吴鹏)
华奥星空讯 2006年10月,以“敢为人先”而闻名的温州人迎来了一场世界级的比赛—2006世界女子金属地掷球锦标赛。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全国各地兴起了举办各类国际性体育竞赛的高潮,以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我与奥运同行”,宣传中国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的高潮。
一项还未列入奥运项目,在中国尚在推广、普及阶段的小球运动,地掷球世锦赛若没有引起人们重视似乎也属正常。但不同寻常的是,这次世锦赛的积极推动者,是一所高校。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它就是位于温州的浙江工贸学院。
为什么要积极举办世锦赛?一所非体育类高校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是否会引起在教育资源使用上的矛盾、冲突?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记者走近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地了解了学院开展地掷球项目的情况。
地掷球运动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欧美国家相当盛行,但进入中国才短短二十多年。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地掷球还是相当陌生的一项体育运动,尤其是在六年前。2000年,温州市体育局相关人员来到浙江工贸学院,希望学院能够支持建设地掷球场,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以便在温州地区推广地掷球运动。之前,温州市体育局也曾经与当地其他高校进行协商,但没有得到回应。基于积极承担社会义务的出发点和支持体育事业的传统,学院与市体育局己献鳌?纪度虢ㄉ璩〉亍⒔⒍游椤⒊邪烊拢刂狼蛳钅恐鸾ピ诠っ逞г涸浠А?
工贸学院自愿投入地掷球并非出于偶然。仔细深究,正是学院办学理念与精神的写照。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推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义务是高校职责之一,也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传统。学院的一位教师告诉我,学院自创办之日起就确立了“三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其中一个就是服务社会。支持体育事业,发展地掷球项目,与学院的宗旨是相一致的。
图为浙江工贸学院改建的掷球馆。(摄影 吴鹏)
做好每一件事,是工贸人的传统。高起点、高标准,是从国内一流的地掷球场地建设开始,随后便是地掷球运动队建设。汗水终有收获,工贸学院地掷球队这匹黑马,首先在竞赛成绩上获得突破。2002年开始,工贸地掷球队开始在国内比赛中频频获奖,2004年,选手郭晓敏在世锦赛获得亚军,打破纪录;2005年,选手王美在世界运动会上获得银牌。与此同时,学院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地掷球赛事组织工作。从重视学生体育教育,服务社区群众体育事业,到建立地掷球队,发展地掷球特色项目,承办地掷球世锦赛,学院在社会体育事业的努力及承担地掷球各项体育赛事组织工作,是对体育赛事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有益尝试,也承担了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高校义务。
尽管在最初,地掷球与工贸学院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但随后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工贸学院在地掷球项目中的战略思维。工贸学院投入地掷球项目,资源冲突问题不可回避。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要转换视角,要从教育与体育的资源对立的观点中解放出来,从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教育与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扎根于温州这样一个创业的热土,创业、创新是工贸文化的核心内容,工贸人一直不断进行办学机制的创新。在实践中,对于体教结合,工贸人逐渐统一了思想。绝不能把地掷球项目看作一项孤立的体育项目,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教育使命,围绕学院战略目标,必须充分挖掘体育项目中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自2003年以来,工贸学院组织地掷球学生社团与选修课,开展地掷球文化交流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以承办地掷球世锦赛为契机,组织以“走近世锦赛,体验地掷球”、“弘扬体育精神,爱国爱校从我做起”“体育精神与我”、“体育文化与教育”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使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组织2006年世界女子金属地掷球锦标赛项目策划大赛、会标会徽设计、公关礼仪和翻译等多个专业实践项目,丰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内涵;学院卢行芳博士带领课题小组以人体运动学分析为基础,进行地掷球专项运动鞋项目研发,建立运动分析及运动器材设计实验室(温州市级重点实验室,并申报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等等。
在实践探索中,工贸学院以“体教结合”搭建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用科技项目开发的平台,使各专业师生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与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进行不懈努力。
高职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改革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需要破除陈规,创新,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创新也伴随着争议。工贸学院自创办以来,从高职院校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服务宗旨内涵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房地产、科技创新服务等其他产业互动的多元化、跨区域、产学研市一体的学院发展战略总体格局。
浙江工贸学院院长何向荣表示,承办掷球世界锦标赛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发展,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校职员工和学生的爱国爱校的热情,浙江工贸学院将继续沿着体教结合这条思路探索走下去,以促进现代学校教育与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