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湾新区产教联合体一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暨北京科技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心授牌仪式在温州市龙湾区行政管理中心举行。

温州市龙湾区委副书记、区长,温州湾新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夏禹桨,温州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智猛,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勇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席海涛,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校长余闯,温州市教育局高教处、龙湾区发改局、教育局、人力社保局,新区经济发展局(区经信局)、科技和人才局(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温州市激光行业协会、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等30家联合体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推进教科人一体化建设,服务湾区高质量发展。

联合体牵头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致辞,他感谢各成员单位长期以来对工贸学院及产教联合体工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他表示,温州湾新区产教联合体的建设顺应了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浙工贸作为温州湾新区产教联合体的牵头单位,始终秉持“创新、开放、服务”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服务区域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过去一年,学校与各方合作建设硕果累累,共同开展了多项活动,并探索了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展望未来,学校将以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服务型”职业技术大学为契机,以产教联合体为平台,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全面助推湾区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夏禹桨向关心支持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发展和温州湾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专家、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表示,自联合体2023年成立以来,以联合体为纽带,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联合体成员单位超130家,覆盖新兴产业,输送技能人才2.3万人,研发成果转化效益超10亿元。他指出,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经济、构建创新生态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他提出两点想法:一是院校要当好“人才孵化器”,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企业勇做“创新主力军”,打造技术转化与协同创新高地;三是政府要筑牢“生态支撑圈”,完善全周期服务保障机制。接下来,联合体应紧扣“强城行动”使命,深入改革,加快取得更多成果,各成员单位携手打造全国产教融合示范高地,共同书写“湾区产教”的时代答卷。

浙工贸校长余闯作年度工作报告,从高质量推进联合体建设、聚焦人才开展培养工作、推进科教融汇工程服务区域发展、协同发展开展社会服务、凝聚合力开展多元合作、加强成果总结凝练等方面总结了联合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并针对目前联合体建设面临的瓶颈,提出了突破举措,并对下一步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会上,联合体全体成员单位代表举手表决通过了浙江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5家单位当选副理事长单位。浙工贸与中国眼谷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进行眼健康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签约,浙工贸副校长杨晓珍、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徐良德作为合作双方代表签约。

为满足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温州湾新区引入北京科技大学成熟技术,搭建校企平台实现技术成果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温州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智猛在会上为北京科技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心授牌。

会议现场还进行了由温州湾新区秘书处开发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小程序发布推介。小程序聚焦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产教融合信息供需匹配系统,打造一站式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体系,依托产教融合图谱,推动温州湾新区产教联合体政、校、行、企需求精准链接,探索提供高效的人才资源供应、产业项目孵化、科研需求匹配等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浙工贸将以产教联合体为平台,聚焦温州湾新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千亿级产业和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全面助推湾区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助推学校实现“升本创大”奋斗目标。
网页链接:https://www.cneo.com.cn/portal.php?mod=view&aid=82846